找到相关内容110篇,用时6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《佛说无量寿经》浅探

    广义的自度度人;唯求往生,是专心求生净土。我们平日行住坐卧,皆要检点自心,是否忘却净土?久而久之,自然生起欣往之心,由于欣往心切,遂激起厌离娑婆之念。大经佛告弥勒:“人能自度,转相拯济,精明求愿,积累...

    智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60563754.html
  • 圆霖法师净土思想浅说

    世界的殊胜、娑婆人间的不圆满生起了坚定不移的态度,从而真正发起欣慕极乐、厌离娑婆的愿心。印光大师的《印光大师文钞》主要从四个方面直接影响到圆霖,这些也构成圆霖净土思想的基础:  第一、净土法门摄机最广,...

    菩云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82171279.html
  • 略论净禅双修于现实生活中的特殊性

    无上大道,便生起厌离娑婆而欣求极乐之心,拔除贪爱之桩,斩断情执之缆,视三界如牢狱,睹家园如桎梏,见声色如鸩毒,瞥名利如缰绳,看一切良辰美景如梦幻泡影、唯有习净和参禅为出世之急要。现代人一旦行持了净土与...

    弘明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7254882148.html
  • 益西彭措堪布:往生之路 第三讲

    ,以忆念死亡为主,让自己时时提起出离心——厌离娑婆,欣求极乐的方法。   日落时警策   当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时候,你会觉得今天还有很长一段时间,能做很多的事。等到黄昏的时候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

    益西彭措堪布|往生之路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14/03/153240325631.html
  • 关于喜舍行愿门(常辉法师)

    问候,声声佛号,慈悲念起,喜舍心生。干涸的河流出八功德水,破落凄凉的房屋即成宝殿庄严。如此自然与佛相应―――此时苦空无常无我之理,苦集灭道有余涅磐之法自然证得。厌离娑婆,欣求极乐的心意紧迫。对于世间不会...

    常辉法师

    喜|舍|常辉|菩萨行|菩提心|慈悲喜舍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11/0735471904.html
  • 了生脱死

    了了分明。故谓之了生。何谓脱死。即现生无论公私闲忙。一句弥陀全身靠倒。念念趋求乐邦。心心厌离娑婆。临终决定往生。谓之脱死。然若彼未能了生。未证脱死者。佛典谓入中阴境。中阴七日一死生。七七日始投生。兹编...

    缪涤源居士编辑 范古农居士校阅

    |往生|临终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10/1122325999.html
  • “枉死”变“往生”

    所召感——理应厌离  极乐——自心净所召感——理应欣求   蕅益大师对“愿”这个字的定义、解释是“厌离娑婆,欣求极乐”。“厌离”的意思不是叫我们很憎恶、很讨厌,厌离是真的没有兴趣自然放下,内心不和它...

    道证法师讲述 仰莲居士敬记

    |往生|道证法师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12/0105367009.html
  • 疑为罪根 信为善本—大安法师讲

    愿,厌离娑婆世界、欣求极乐世界。这都要从真诚心里面流现出来,叫做深信切愿,由这样的心理背景,来执持南无阿弥陀佛名号。信和愿属于般若智慧的范畴。行门,就是持名实践的行为。般若智慧的信愿,要靠实际的行持来...

    大安法师讲

    |净土宗|现量|往生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2/19185120678.html
  • 雪庐老人的净土思想

    我们究竟能振起多少的激励?我们是否能会到厌离娑婆、欣求极乐的目标上?这又是值得深深省思的!  (五)常行三事—时时忏悔、时时随喜、时时回向。这是 雪公老师砥励大家,在念佛之余,要常做的三件事。说到忏悔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23739472.html
  • 你心里有桥吗?(2)

    没有舍弃我们。  我们耽恋世间五欲,世尊则极言娑婆世界之苦,折伏我们,令我们生起厌离心;我们茫然不知净土,世尊则详陈极乐世界之乐,吸引我们,令我们生起欣慕心。  阿弥陀佛唯恐我们难以激扬厌离娑婆、欣...对于念佛人来说,困苦和忧患正是生起厌离娑婆、欣慕净土之心的增上缘,若没有逆境的逼迫,如何能发愿往生西方净土?  在过度复杂的现代社会里,我们必须工作谋生,不可能隐居深山,但也不可以全然被世间的杂务所缠缚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13045662.html